随着中国市场创新引擎的持续驱动,一批大型跨国公司根植上海,将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设立在浦东,并不断把握发展机遇,与浦东新区同频共振、共同成长,不仅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更将上海、浦东视为重要的“创新枢纽”,更多“上海创造”“浦东创造”正走出国门服务全球。
把全球智慧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
全球首个温控器产品诞生于1885年,它的发明者就是霍尼韦尔。如今,在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等浦东多项标志性建筑内都“融入”霍尼韦尔的定制化智慧产品与服务。近日,霍尼韦尔在浦东新区举办了首届中国增长峰会,全面展示了其自主创新的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
霍尼韦尔表示,依托在中国的研发、制造、运营等布局,霍尼韦尔正以中国需求为锚点,将全球智慧融入中国产业的创新土壤。作为浦东新区跨国企业,霍尼韦尔也将加大本土协同创新,围绕自动化、能源转型和未来航空三大发展趋势,构建全球智慧与本土创新协同的生态体系,携手各方探索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实现有机增长的发展路径,助力更多“上海创造”“浦东创造”走出国门服务全球。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为霍尼韦尔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这也是公司选择在中国举办全球增长峰会的重要原因。”霍尼韦尔表示,扎根中国以来,秉持“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始终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期待以此次峰会为新起点,将全球智慧与本土实践进一步深度融合,构建更具韧性的内外部创新生态,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霍尼韦尔还特别展出了荣获2025年度红点设计大奖和德国iF设计奖的创新产品。这些广泛应用于全球市场的获奖产品多数在中国研发,其中超过一半的产品在设计、研发和生产三个环节均实现本土化。
加速本土化研发,携手构建起更开放的创新生态
从食品加工到建筑材料,从服装鞋材到安全绿色出行、再到医疗健康和洁净家居,科德宝集团的产品与技术已深深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众多行业的“隐形冠军”。
科德宝最新发布的集团可持续发展进展报告,再次集中展示了科德宝在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资源效率及循环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科德宝集团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38%,相较上年提升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568千吨,相较上年减少37千吨。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转型的大趋势下,科德宝正加快绿色电力的布局。截至2024年年底,集团全球已建成并运营44个光伏阵列,包括9家中国工厂,另有65个项目处于不同阶段规划中。
100多年来,科德宝集团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业务关系。2007年,科德宝就在浦东设立亚洲地区总部,目前在中国布局了80多个生产和销售基地。
当前,中国正大步迈向“双碳”目标,科德宝集团也顺势而动,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领域;同时,更加重视本土化研发,与国内前沿平台携手构建起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
如,科德宝就与同样位于浦东新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全球创新伙伴”关系。双方正围绕能源转型与电动交通、可持续材料和工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材料信息学等领域,联合开展产业技术研发项目,探索产业技术研发的新机遇。
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科德宝不仅致力于减小自身“足迹”,更通过产品与解决方案拓展客户的“手印”价值,赋能下游实现节能增效与可持续制造。
据悉,按照既定计划,科德宝预计将在2045年前成为气候中性的企业。科德宝表示:“中国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在绿色低碳、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等方面与科德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公司不仅关注自身的节能减排绩效,更注重通过创新产品和合作机制,帮助客户提升资源效率。”
三大核心业务全面融入“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
“过去30年,英飞凌通过技术创新、本土化合作和生态构建,深度融入产业各环节。面对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机遇,英飞凌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产业界共谱新章。”英飞凌科技表示。
近日,浦东新区跨国企业英飞凌也在其举办的生态创新峰会上透露最新“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据悉,包括“汽车业务”“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在内的英飞凌三大核心业务,将全面落实公司“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积极支持和推动英飞凌在华的本土化深耕与实践。
其中,英飞凌全球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已“落子”浦东新区,成为英飞凌全球物流网络的关键枢纽,并正计划进一步升级提升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根据2024财年财报显示,英飞凌大中华区营收占比达34%,是英飞凌在全球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区域市场之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继拿下全球汽车MCU(微控制器)市场份额第一之后,2024年英飞凌在整体MCU市场也首次跃居全球首位;连续五年蝉联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榜首。
作为英飞凌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汽车业务板块如何深化“本土化”?英飞凌认为,中国创新力量需要牢牢把握,“特别在本土化生产上,一定会把中国汽车市场的创新力挖掘出来,转化为本土定义的产品,牢牢把握中国汽车市场的源动力以及新能源车等领域的创新机遇。”
此外,面对国内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机遇,英飞凌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针对AI也有自己的产品开发。
英飞凌表示,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做中国创新的协同者,以全球视野促进本土创新,通过提供符合本土需求的丰富产品组合,推动应用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为中国市场和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同时,做中国产业升级的赋能者,携手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打造融合创新生态。
上海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上海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5月,在服务外资企业、搭建政企桥梁、推动区域发展中成长壮大,是5A级社会组织,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称号,服务浦东总部经济、全球《财富》500强、经济特殊贡献、进博会等重点企业6600家。
关注我们 及时接收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