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款药特别是肿瘤药在国内外获批的时差可能达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患者面临有药却无法获得的困境。如今,这一现状正在改变:得益于“全链条”在华布局,全球突破性疗法正“零时差”惠及中国患者。
从浦东跨国企业——诺华了解到,公司旗下放射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RLT)的首款在华产品派威妥(Pluvicto)于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同时获批两个适应症,成为本届进博会上最具代表性的“进博宝宝”之一。目前,这款创新疗法已在我国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中国患者及时、可靠地获得治疗,诺华早在一年前就在国内投资超过6亿元建设中国首座RLT生产基地,将按照全球统一标准生产药物。基地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届时不仅将显著缩短运输路径,也将提升供应稳定性,为未来更大规模的临床使用奠定基础。
自2018年参展首届进博会以来,诺华已有40余款创新药及适应症在华获批,多款创新药物在进博会上实现“展品变商品”。作为一项高度精准的肿瘤治疗方式,此次在进博会上带来的派威妥(Pluvicto)同时获批两个晚期前列腺癌适应症,使其成为国内首个覆盖既往经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治疗后进展人群的PSMA靶向RLT,为临床提供了现实且急需的治疗新选项。
从谈癌色变到长期生存,创新肿瘤药、突破性疗法“加速度”入华贡献不可忽视。诺华公司表示:“自2021年首次亮相进博会以来,派威妥这个‘进博宝宝’便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凭借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其上市进程得到显著加速,并首次以‘商品’身份正式亮相本届进博会。未来,将携手各方合作伙伴一同推进放射配体疗法在生产制造、流通配送、诊疗一体化、患者可及性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希望让更多中国患者获益。”
据悉,诺华公司正聚焦药品开发,扩大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开发的规模,以加速新药的开发和上市。目前,诺华有超过100个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诺华在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同步开发。自2022年以来,诺华在中国的新药及新适应症开发已实现100%与全球保持同步。未来两年内,诺华计划实现90%以上的中国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与全球同步。
RLT的产业链与传统药物完全不同,其可及性取决于药品、影像设备、诊疗路径、物流体系乃至支付机制的整体协同。过去两年,诺华围绕中国市场不断推动这一体系的成型。
近日,诺华就与西门子医疗达成合作,以西门子医疗在分子影像技术上的优势结合诺华RLT疗法,共同推进从诊断到治疗的标准化路径建设,助力RLT在中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诊疗一体化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诺华与西门子医疗两家跨国企业的中国总部均位于张江,浦东新区独到的区位优势与创新环境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紧密的空间承接。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来到国内,中国肿瘤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时间,但大部分肿瘤药价格高,长期用药的患者负担沉重。如何解决支付难题,也是药企们必须与患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在支付端,诺华与泰康达成合作意向,希望探索“医-药-险”联动模式,为前沿疗法的可及性提供新的支付可能。在全球范围内,RLT属于高价值创新治疗,而支付机制创新被视为其在中国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条件。
一款突破性疗法的加速落地,带来的不止是产品本身,跨国药企如今更关注“生态属性”的建设。一系列密集动作,让行业更清晰地看到诺华RLT在中国从产品导入到体系建设的完整轮廓:创新疗法首日获批、快速上市,供应体系本地化布局推进,诊疗一体化合作成型,支付机制探索同步展开。
从一款产品到一个生态,诺华与生态伙伴之间围绕RLT形成的合力,正在推动这项前沿技术在中国的落地。正如业界评价,RLT不仅是药的创新,更是系统的创新。派威妥的上市让这个体系真正开始运转起来。
全球创新产品从选择中国“首发”,到“首选”中国布局,也标志着跨国药企在华建立“全链条创新生态”的趋势正在加速。
来源:浦东发布
上海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上海浦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5月,在服务外资企业、搭建政企桥梁、推动区域发展中成长壮大,是5A级社会组织,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称号,服务浦东总部经济、《财富》500强、经济特殊贡献、进博会等重点企业超过5000家。
关注我们 及时接收最新资讯
